为家暴当事人提供帮助,绝不是说一句「快跑」那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下文简称《反家暴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反家暴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聊到家暴,「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说法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然而,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家暴当事人究竟需要面对什么样的真实处境?对很多人来说,是什么在阻碍ta们离开施暴者?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后,便会发现:为家暴当事人提供帮助与支持,绝对不是对ta说一句「快跑」那么简单。
01
诉诸法律了,然后呢?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曾分析上千份涉家暴离婚裁判文书,并于2021年末发布《“看不见、听不到”的家庭暴力——2017-2020千份涉家庭暴力离婚判决书分析》研究报告,报告显示:
家庭暴力受害者中,女性占比94.8%;
至少有76.33%的原告是在遭遇家暴至少2次后才走上法庭要求离婚;
57.97%的原告遭受了一种暴力形式,41.19%的原告遭遇2种及2种以上的暴力形式;
只有29.8%的原告提交家暴相关证据;
家暴认定比例极低,仅为6%,而在71%的案件中,法官对是否构成家庭暴力没有做出回应,或只是提到双方曾「因家庭琐事/家庭矛盾」发生争吵,相当于变相地驳回或否认了家庭暴力;
仅有30.2%的离婚请求得到支持;
……
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司法系统中,家庭暴力呈现出难以被认定的特点,也就是说,对于很多家暴受害者而言,即使诉诸法律,仍有很大可能得不到「离婚」的判决。而且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一个受害者都有机会诉诸法律,正如报告标题所呈现的,还有太多我们「看不见」、「听不见」的暴力正在发生,太多受害者无法从暴力中逃离。
图片来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02
不是只有「殴打」才算家暴
报告还显示,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行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类依次是:殴打、辱骂、恐吓及威胁。除此之外,还有残害、损害所有物、经济控制、限制人身自由、跟踪骚扰、冷暴力等形式。
根据我国《反家暴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然而,家庭暴力的划分或许可以更详尽,而更详尽的划分或许能帮助家暴当事人及其他人更快速地识别出暴力,从而有可能帮助当事人更早向外界求助、获得更充分和恰当的支持。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 2012年发布的《理解和解决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中,就将亲密关系伴侣之间的暴力划分为四大类:
1.身体暴力行为:如扇打、踢和殴打;
2.性暴力:包括强迫性///交和其他形式的胁迫性行为。
3.情感(心理)虐待:如侮辱、贬低、持续羞辱、恐吓(如毁坏东西)、威胁将做出伤害行为、威胁带走儿童;
4.控制行为:包括将某人与家人和朋友隔离;监控ta们的动向;限制获得经济支持、就业、教育或医疗服务的机会。
图片来源:WHO官网
在加拿大司法部的官方网站中,「忽视(neglect」也被列为家庭暴力的形式之一。配偶之间有责任相互照顾,如果一个有责任照顾你的家庭成员未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这就是「忽视」。
这可能包括:不提供适当的食物或暖和的衣服;未能提供足够的保健、药品和个人卫生保障(如有需要);未能提供对身体的保护;未能确保适当的监督(如有需要)。
中国台湾也将家庭暴力分为三大类型:
对咨询师来说,从不同维度了解、理解家暴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文章开头,作为咨询师,你是否了解家暴的所有表现形式?你是否了解,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家暴当事人究竟需要面对什么样的真实处境?对很多人来说,是什么在阻碍ta们离开施暴者?性少数伴侣之间也会有家庭暴力吗?
我们深感家暴问题的严重性与关注度之间的不匹配,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更深入理解家暴,因此请来了女性主义咨询师、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理解家庭暴力和性虐待专业硕士韦婷婷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家庭暴力专题直播课,期待与大家一起从咨询师角度为遭遇家暴的来访者提供更专业、充分的支持⬇️
主讲人介绍
韦婷婷
女性主义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理解家庭暴力和性虐待专业硕士毕业
广东省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督导专委会会员
丰富的性与性别及性少数议题工作坊和培训经验 (辐射线下1000+人、线上10000+人)
直播内容
家暴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家暴当事人的心理和创伤特点
女性主义疗法的起源和特点
女性主义疗法视角下如何与对家暴当事人进行工作
直播时间
北京时间 6/22 (周三) 20:00-22:00
参与方式
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即可报名课程
周三见!
封面图来源:《大小谎言》
#看见 #陪伴 #联结 #改变#